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学纵横 >> 教研活动 >> 正文

在课堂里,我们一起成长

创建时间:  2020-01-10  作者:  蔡文瑛   浏览次数:

在课堂里,我们一起成长

徐海音

“天籁自鸣天趣足,好诗不过近人情。”(清·张问陶)当美妙的乐曲由自己演奏出来时,其乐趣令人愉快;凡是称得上好诗的作品,一定是贴近人物的内心情感。如果在我们的课堂里,每天都有拨动学生心灵的乐曲奏响,那么在师生共同的“生命场”里将发生美好的成长故事!

学习观:吾日三省吾身

我们现在通行的是一整套具有严密体系的标准化考试,这样的考试不断地传播关于“学霸”、关于“成功”、关于“聪明”的所谓定义和标准。若过分强化这种标准,实际上是在宣布:我们每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残次品。于是,许多人在与这个强势标准的对比中产生自卑和焦虑。与此同时,我们就不得不在“行为模式”和“选择方式”上以趋同为手段,向标准化考试这一强势文化表示臣服。课余、周末,越来越多学生出现在补习市场,以期改善自卑与焦虑。据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报告:中国课外补习班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8000亿元人民币,这就相当于每隔两个月,京东举行一次“双十一”活动。2016年中国的中小学人数稳定在1.8亿左右,有1.38亿的学生参加了课外补习班。

我许多学生也陷在补课大军中,马不停蹄到处“补习”,目光锁定“统一标准”,这是我们应该有的“学习观”?“学不可以已”,告诉我们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;“君子之学,死而后已”,指明了对待学问应有的态度;“子不学,非所宜;幼不学,老何为?”,中国人从小就知晓的学习箴言;“聪与敏,可恃而不可恃也;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,自败者也”,即使具有天分,也不能自恃聪敏而随意放弃了学习……这些才是我们中国人重视学习、看重学习作用的传统基因。

那么该怎样认识学习呢?我告诉学生:患得患失不可取,骄傲自大不可取,急功近利更不可取。这些都是违背学习本身规律的。学习不是一蹴而就,学习不是为了你的颜面,学习不是你谋财升爵的砝码,学习不是有了一份好工作就不知该干什么的终极目标。理想中的学习,应该是每天都有收获,哪怕只搞懂了一些皮毛,但是已经给你指明了更重要的方向;应该是心怀谦虚,向老师同伴多多讨教;应该是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不至于总为了分数斤斤计较;应该是考了好成绩“微微一笑”,即使不好也能“再来一遍”的心态;应该是对书本、权威敢于说“不”,实事求是地提出你的见解……因为,只有学习,才是把人变得聪明的必由之路。

交友观:以书为友,其乐融融

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朋友尤为重要。他是你倾诉的对象,是支持你的力量,是你认识自己与世界的桥梁。不过,我喜欢跟学生们说:书犹药也,善读可以医愚。与书结为朋友吧!

经典佳作,是精神成长之源头。对教师而言,阅读也同样重要。我们面对的学生一天一个样,一月一个样,作为施教的老师,工作之前接受的教育仅仅是入职的必备条件,而好教师的“充要条件”在于与学生一同保持精神成长。教师,除了从实践当中获得经验,精神成长的源头就在书籍中。

对学生,我也舍得放出时间让他们去读。有个男生,他在随笔中大力向我推荐已经读了三遍的《佣兵天下》。他告诉我作者名叫“说不得大师”——邢山虎,他不是专职作家,而是第一代网游经理人,他的这部作品在网上始终有较高的“人气指数”。他想要研究这背后的文字奥秘。我没有听说过这部作品,但是被他的语言感染,也很好奇他能研究到怎样的程度。他在随笔中说“有了兴趣的引导,就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,集中更多精神,就算做不到废寝忘食的地步,不知不觉过去几个小时还是能轻松达到的。”我不想打断他燃起的梦想,希望这份作业是属于他的“中国好作业”。

渐渐地,学生们喜欢在随笔中与我谈阅读体会:阅读,只有阅读,喝口白开,也不淡;吃点水果,也不甜,所有的味觉全投身于书本,这眼前小小的方寸之间;生命用拼搏赢得更大的赌注,用读书收获更多的机会;沉心静气,思绪由书牵动,深入思考,收获颇多;读书之路慢慢且修远,愿书能伴我们一生……这些话语不是外界强加的,而是真正阅读之后独具个人体验的总结。它们朴实自然,毫不做作。

雅斯贝尔斯说: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,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。教育的本质意味着,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只有我们的心灵具有树的扎实深厚与云的轻盈灵动,才能和学生们一起实现诗意的成长。与书这个朋友进行思想的对话、情感的交流、理智的沟通,激发我们内在的生命力量,便可做一个有独立思想、自由精神、健全人格的人。

爱情观:先做最好的自己

很早以来,我就不把高中校园里的“爱情故事”称之为“早恋”,因为如今的初中生,乃至小学生都在紧追成人,模仿着谈起了一场又一场的“恋爱”。从当班主任到现在纯粹教学,在各个年级任教的班级中都遇到过此类事情。

我曾经很好地化解了一次学生中的“恋爱”事件,以后每遇到类似事件都能用“校园恋爱ABC”给孩子们一些中肯的建议。若干年前,班上有个男孩与他的女朋友在教室午餐间隙,情绪一个激动便不顾旁人的存在,举止亲密动作亲昵起来。我是事后知道此事的,想了想,并没有把他俩找来批评,决定还是应该在教室里、当着大家的面来处理(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),坦然面对才能让同学们都知道我的看法。

找了一个午休时间,我提前进教室先讲了些其他事情再转到此处。我说:面对校园里形形色色的情感故事,我们都已不陌生。(学生的反应马上不同:有的微笑地看着我,有的很快低下了头。)大家愿意听听我的观点吗?(有立刻首肯的,有把头低得更低的。)我认为,爱情本身是一种非常动人、美好的情感,如同我们珍爱的亲情友情一般。对所有圣洁诚挚的爱情,我都是尊重的。在对待这份属于你个人的隐私时,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会有很大不同,这也许是受你的个人情趣、家庭及教育等影响。不过,在班级里、操场上、校园中……,你不顾及自己与对方的形象,更没有考虑周围人群的感受,做出一些张扬、夸张的所谓浪漫的肢体动作,这种做法是否合适?既然属于隐私,那么无所顾忌地向公众展示,就与那些惟恐不够出名的明星自暴隐私没什么两样,这应属无知、恶俗的表现。是不是与原本纯洁的情感不相称?(此时下面发出了小声议论)

我又告诉大家一段话,这是我的一位学生、他们的同龄人说的:“用父母给我受教育的钱谈恋爱是可耻的。如果我是女孩,是不会欣赏依赖父母而缺乏责任感的男孩;我是男子汉,所以要努力、拼搏,在将来遇到我心仪的女孩时,能担起一份爱的责任。”这个时候说话声没了,似乎进入了思考。于是我笑着说:“这句话不是和我们学过的课文《夜莺》一个意思嘛,并不是一学会唱爱之歌,就可以随便找个枝头高歌。那么现在你是否已经做好恋爱准备?至于何时、何地、采取何种方式,你真的想清楚了吗?”

从下面同学的表情来看几乎都在听着我讲,我就用更为松弛的语调聊了起来:“我曾听过这么一种说法,自以为很受用,一直以来我也在照着做。说的是,女子的美主要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,一是坚强,是指能够在困境、挫折中不被打垮的品质。如果我的学生中有像居里夫人和谢希德那样的女子该多好!(孩子们轻轻地笑了)二是善良,女性的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,想想你们的母亲就会明白;然后才是仪表美。”我马上追加一问:“那么男子必备的优秀品质有哪些?怎样的男子才是美男子?你想做这样的美女或美男子吗?这样的要素,大家不在青年时期养成,它会自然而然形成吗?”

从这往后,我任教的学生都会在遇到情感困惑时找我聊聊,有时我只是倾听,相信他们有理智去面对;有时我会适当给予个别建议指出事情的关键。任何情感的经历都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,懂得正视它、学会全面看问题,渐渐就能明白自己以及他人对于这份亲密关系的态度,建立起正确的恋爱观。

所谓成长,其实就是慢慢接受我们自己本来的样子。无论是喜悦、成功,还是困惑、受挫,都是极为平常的事。我们要明白天道酬勤,不怨天尤人,在反思总结、悦纳进步中提升师生们的精神生命质量。

上一条:内高班学生学习动力激发的策略研究
下一条:“数字化”背景下的英语过程性写作提升——上海市英语主题教研活动在上大附中举行

版权所有 ©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
Copyright © 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, All Rights Reserved.
沪ICP备09014157   沪教Y6-20140001
Baidu
map